你知道“夏蓉”是誰嗎?

當然,,也有重名的可能性,,但本文所說的夏蓉,絕不是你身邊的那個“夏蓉”,。

你不知道他是誰,。但這并不奇怪,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,。本文能為你提供的唯一線索,,也只有這本書了。

1961年,,我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——《原子核理論講義》出版,。

△紀錄片《追光者》

這本教材的作者,就是夏蓉,。

奇怪的是,,當初在教育圈、出版圈,,誰也沒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:夏蓉,。

在之后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,這一直是個謎一樣的名字,。

直到2014年,,這本講義再版時,作者的身份才被首次披露,。

原來,,這本教材的作者,是理論物理學家楊立銘,,和被稱為“中國氫彈之父”的于敏,。

△理論物理學家楊立銘

△“中國氫彈之父”于敏

核物理學家張宗燁,是于敏的學生,。她記得,,那年夏天,成都的講習班結束后,,出版社把楊立銘和于敏的講稿合在一起,,編成了教材,。

如今,,已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張宗燁,仍然記得60多年前,,自己求學時,,這本講義對自己的啟發(fā),。

“那時候我們也有不少從國外進口的書,我個人覺得是,,人家封鎖是一部分(原因) ,,但是也有我們原來的基礎太差,真正看明白的是于敏,,所以于敏看明白了這書,,寫出來,對我們很有幫助,。”張宗燁說,。

可以想見,在核理論書籍稀缺的年代,,這本專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,,有多么及時和重要。不過,,在出版前夕,,關于作者的署名卻出現(xiàn)了一個難題。

此時,,于敏被邀請加入國家關于氫彈研究的科學工程,。一旦進入這項工程,他必須隱姓埋名,,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,。

最終,和無數(shù)投身這項偉大事業(yè)的人們一樣,,于敏選擇隱去個人的名字,。

而這本講義,因為誕生于成都的暑期講習班,,因此取“夏日蓉城”之意,,在作者一欄署名“夏蓉”。

此后,,于敏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國防科研工作之中,。

1967年6月17日,中國的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,,于敏也被后人譽為“中國氫彈之父”,。

這本《原子核理論講義》,是于敏唯一公開出版的著作,。

它不僅記錄了中國人最早對原子核理論的探索,,也記錄了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役中,無數(shù)位沉默的無名英雄,。

更多熱點速報,、權威資訊,、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

來源:CCTV紀錄

流程編輯:U071

如遇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,請在相關文章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。版權侵權聯(lián)系電話:010-852023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