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甜,、酸,、苦,、辣、咸”,,兒時最喜歡母親帶我玩的“五味香”。就是母親用手攥住我的胳膊,,從手腕直到最上端,,一次念叨一個味道,最后看你愛吃什么味兒,。
是呀,,這五味哪個老百姓能離得開吶?從兒時玩的游戲,,到飯桌上每日不缺的吃食,,再到文人筆下把這哥兒五個比作五味俱全的人生,真是幾輩子人說不完,,道不盡呀,!
其實(shí)咱老北京的老少爺們兒,早就給這市井中的味道總結(jié)出了自己個兒的“五味神”,,也就是在這鬧市之中必定會發(fā)出特別香味的店鋪,,俗稱“鬧市五味神”。不怕您煩,,今兒個還得跟您老生常談的侃侃這鬧事中的“五味神”,。
要說這哥兒幾個,,首當(dāng)其沖的要屬北京的大酒缸。說白了,,就是北京的酒館兒,,因?yàn)檫^去的酒館兒大多以酒缸為桌,既能儲酒又能當(dāng)桌的幾個酒缸擺在屋中,。酒非高價美酒,,有的只是“燒刀子、二鍋頭”之類,,喝著過癮,,價格便宜的“平民樂”。酒放在缸中,,屋里屋外自然散發(fā)出醉人的酒香,,難怪有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俗語吶。
當(dāng)時的照顧主兒,,大都是拉洋車的車夫或幫人搬東西的力本兒,。他們到大酒缸喝酒,為的不是品酒,,圖的是一熱鬧,。老少爺們圍坐一起,幾碗酒下肚,,天下風(fēng)云盡在這盤碟與酒盅之間,,生活中的多少憂愁,一并被這酒館兒中的悠悠酒香掩蓋得不露痕跡,,剩下的只有豪爽與灑脫,。
記得兒時胡同口兒好像就有這樣的一個小酒館兒,面積不過十來平米的酒館中放著三口大缸,,里面賣的只不過是幾種下酒小菜和一種叫“凈流”的酒,。聽大人們說,這“凈流”就是酒廠出來的頭鍋散裝酒,。這賣的“凈流”有種醇香的味道,,因?yàn)槔习遄鍪潞竦溃瑥牟粩v水,,所以這片兒的老少爺們都認(rèn)這,。這里買賣火,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不夠地兒的情況,,不過您甭急,,老板肯定會給您找個滿意的位子“拼桌兒”。一回生二回熟,,兩杯酒下肚,,好侃的北京爺們定會山南海北地和你聊個痛快,。
次說咱老北京的茶葉鋪。北京人愛喝茶,,所以這茶葉鋪在這京城百姓的心里地位確是很高,,如元長厚、張一元,、吳裕泰等都是家喻戶曉的老字號,。茶葉本身提神、醒腦,、解暑去乏,,還富有了那沁人心脾的淡雅清香,這清香成為了北京人幾代人的記憶,。
可以說,,真正的老北京是離不開茶的。早晨起來,,一個油餅,,一碗釅釅的花茶,,就是一頓既簡單又地道的北京早點(diǎn),。中午撂下飯碗,倚在躺椅上,,曬著太陽,,聽著話匣子里的“評書聯(lián)播”,不時咂摸一口剛沏的“高茉兒”,,困了您再迷瞪一覺兒,,神仙也比不了您呀!晚飯過后的胡同兒,,是一天最熱鬧的時候,。孩子們掙脫了學(xué)校中的束縛,跑出院子,,饒世界的瘋鬧,;女人們一邊嗑著瓜子,吃著“半空兒”,,一邊拉著永遠(yuǎn)拉不完的家長里短,;爺們兒們早就在路燈底下當(dāng)起了大將軍,指揮著手中的“車,、馬,、炮”。少不了的還是身旁那把兒缸子里熱氣騰騰的茉莉花茶,。
茶與北京人的禮數(shù)更是分不開,。逢年過節(jié)或是走親訪友時,,北京人手中提拉著的除了煙酒和點(diǎn)心匣子外,定會有兩筒好茶,。接待客人時,,也經(jīng)常是先沏上一杯熱茶,夏天祛暑冬天暖身,。北京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習(xí)慣,,客人將至,好客的父母拿出茶葉,,孩子們主動作水沏茶,。待客人進(jìn)門,奉上一杯熱茶,,除了讓客人感受到主人的熱情外,,還看出了這個家庭的教子有方。
飄雪的冬夜里,,四合院中是最為安靜的時候,,怕冷的孩子早早地被大人們叫回家寫作業(yè)。院子里灑滿了月光,,不時還能聽到落雪的聲音,,母親剛剛汆了一汆兒水,沏上一杯茉莉花茶放到孩子面前,,滿屋的清香里還有母親的溫暖,。
北京最著名的景點(diǎn)是長城、故宮,,著名的吃食是烤鴨,、涮羊肉,而最著名的藥店莫過于是同仁堂了,。這第三香,,要說的便是咱老北京的藥鋪。
我小時候是個病秧子,,三天兩頭吃藥,,已然成了個小藥罐子。不知為何,,可能是基礎(chǔ)打的好,,不但吃藥從不費(fèi)勁,還落下個愛聞中藥味的毛病,。
其實(shí)咱老北京過去的藥鋪不單只有同仁堂一家,,像鶴年堂、德壽堂,、永安堂等也都是家喻戶曉的大藥鋪,。過去的藥鋪所售藥品因?yàn)橐灾胁菟帪橹?,丸散膏丹,湯劑飲片,,都能發(fā)出濃郁的藥香,。而且過去的藥鋪為了方便主顧,都有待客煎藥的業(yè)務(wù),,藥香隨著熱氣散發(fā)而出,,街坊四鄰,甚至整條大街都能聞到特別的藥香味?,F(xiàn)在的工作單位緊鄰?fù)侍弥扑帍S,,每天聞著中藥味上班,幸福呀,!
看中藥鋪?zhàn)永锏膸煾底ニ?,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。當(dāng)師傅們看過您拿來的藥方子,,如果藥全便會請您在旁邊稍等,。而后師傅將藥方展平,壓上鎮(zhèn)尺,。依照您所需的數(shù)量,,在柜臺上鋪上幾張包裝紙。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,,師傅便用戥子從藥廚中輕盈地取出各種中藥,,很有節(jié)奏地分裝在包裝紙上,。等藥抓齊,,拿起紙的兩角對折包起,再將包好的藥包合并捆好,,周到地在上端繞個小圈,,讓您拿著方便,整個過程也就幾分鐘的時間,。
不知道您見沒見過菜市場中現(xiàn)做現(xiàn)賣的麻醬和香油,,是否也因?yàn)橄阌蜕l(fā)出的撲鼻香氣而駐足。
過去的北京百姓做飯,,并沒有味精,、雞精之類的調(diào)味品,有的只是香油,,在油鹽店或香油作坊都可買到,,而且這些作坊都是以前店后廠的方式存在著的。每當(dāng)作坊中的石磨一點(diǎn)點(diǎn)的磨芝麻時,,那芝麻濃郁的香味包裹著整個香油坊,,肆溢在胡同中,,這真是不用招牌的廣告。
現(xiàn)在的孩子真是幸福,,想吃什么都有,,我們小時候甭說肯德雞麥當(dāng)勞了,就是每天能吃上點(diǎn)肉,,都是一種奢望的事情,。小時候最喜歡干的事情是被大人分配去“合作社”買麻醬。麻醬與香油是親哥倆兒,,同樣擁有著讓人垂涎的香氣,。一碗麻醬在手,上面還漾著一層香油,,禁不住舔上一口,,滿口留香?;氐郊?,吃上一碗麻醬面,再就根兒翠青碧綠的黃瓜,,別有一番味道,。剩下的麻醬絕不會糟蹋,母親把它們抹在饅頭片上,,再撒上一層白糖,,上鍋一騰,咬一口甜香的饅頭,,這就是我兒時的美餐,。
“先生、肥狗,、胖丫頭,!”清代的文人曾這樣形容過咱的老北京。時過境遷,,胖丫頭們再也不是“虎妞兒”的那副尊容了,。不過愛美之心,倒是從來沒有改變,。她們注意身材,,把黃瓜蘋果當(dāng)飯,一天只吃一頓,;她們喜歡化妝,,里三層外三層的往臉上糊化妝品,天天如此;她們愛換發(fā)型,,今天打卷明天又拉直,,比天變的還快。
不知道“虎妞兒”見了今天的女孩子會怎么想,,我倒是琢磨著,,要是她照這么打扮,肯定不用拿枕頭把祥子摟過來,,不過咱的祥子哥,,這點(diǎn)錢估計只夠買面膜的,怎么著也得開個出租車公司,。
老北京女孩子化妝用的只有脂粉,、桂花梳頭油等幾樣簡單的東西。這些東西也不用什么化妝品專柜,,在香蠟鋪就能買到,。老北京的香蠟鋪為了方便百姓,大都開在居民區(qū)中,。其中除了售賣香蠟外,,還賣一些例如香胰子、香堿,、香蠟紙和化妝品之類帶香氣的物品,。迷人的香氣,醉了顧客也醉了街坊四鄰,,還沒邁進(jìn)香蠟鋪的門檻,,可能你就已經(jīng)想到了那燦爛的花園。
曾祖母是家族里年齡最長的人,,雖年過九旬,,但耳不聾眼不花,一直堅(jiān)持每日獨(dú)自梳洗,。她經(jīng)常會把梳頭油均勻地抹在篦子上,,梳過之后的頭發(fā)不但油亮,,還會散發(fā)著持久的香氣,。在這樣的香氣里,我們這些子孫長高長大了,,在這樣的香氣里,,老人看到了孫子,重孫子……
京城鬧市中的五味神,,可能北京發(fā)展的腳步快得讓你有些跟不上步伐,,也許北京百姓生活物資豐富得讓你的地位有些降低,,但這鬧市中的五味神在北京百姓的記憶中,,仿佛還在散發(fā)著他們那獨(dú)有的特別味道,。
來源:北京號
作者:京根兒的美麗生活
流程編輯:U072
如遇作品內(nèi)容,、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?jiān)谙嚓P(guān)文章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(nèi)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。版權(quán)侵權(quán)聯(lián)系電話:010-85202353
未登錄
全部評論
0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