鏈接:

師大大師 | 吳鐸: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的開拓者

圖片
 

吳鐸教授簡介

吳鐸,,1932年8月生,籍貫湖北沔陽,。1954年畢業(yè)于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修科,,留校任教,擔任助教,、講師,、副教授、教授,,直至1996年退休,。曾任教研室主任、常務副系主任,、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,、華東師范大學教務長,中共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等職,。

曾任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,、顧問、中國社會工作協(xié)會常務理事,、上海市社會學會副會長,、顧問、上海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,、主編等,。長期從事社會學、社會工作,、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,。主要代表性著作包括《吳鐸社會學文集》(兩卷集)、《吳鐸思想政治課文集》(兩卷集),、《簡明社會學》,、《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》等。

吳鐸教授是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恢復重建的奠基人和領路人,,是上海社會學恢復重建的主要參與學者,,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后的開拓者之一,。在社會學學科體系的建設、中學思政課教育學科法的創(chuàng)建與發(fā)展研究,,以及社會學人才的培養(yǎng)上作出突出貢獻,,在社會學、社會工作,、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學領域研究成果卓著,。

特別是他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活動,特別是他對中國特色社會學的貢獻,,既強調理論的深化也注重實踐的應用,,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學的發(fā)展和國際交流。

深入研究和闡述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,。吳鐸教授在中國恢復和重建社會學的初期階段,,出版了多部關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著作和論文,如《<家庭,、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>讀書札記》和《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婦女發(fā)展》等,,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對婚姻、家庭,、私有制,、階級、國家的理論問題,。

創(chuàng)建“中國特色社會學”和“中國城市社會學”,。吳鐸教授提出創(chuàng)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,撰寫了《創(chuàng)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-重建社會學十年》等論著,,強調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,,探討中國特色社會學的理論與實踐。他還特別強調城市社會學的重要性,,發(fā)表《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城市社會學》《試論我國城市社會學的內容和結構》等論文,,致力于發(fā)展適合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城市社會學理論和實踐。

最早撰寫和主編社會學教材與相關著作,。他出版了《簡明社會學》,,這是全國第一本個人撰著的社會學教材,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學教育的普及和發(fā)展,。同時,,他還主編了多部重要的社會學著作,如《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(社區(qū)研究)》《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》等,。

參與社會學及社會工作的教育和標準制定,。吳鐸教授參與了中國第一批社會學碩士點的創(chuàng)建,并且參與制定了《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(yè)標準》,為社會工作職業(yè)的標準化和專業(yè)化做出了重要貢獻,。

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,。吳鐸教授開展了多項國際合作研究,如與中國香港,、日本等地的合作,,加強了國內外在社會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。

人才培養(yǎng)方面,。吳鐸教授自1980年代擔任碩士生導師以來,,共培養(yǎng)30多位研究生,不少后來成為知名學者如上海大學顧駿,、華東師范大學羅國振,、余南平、文軍等,。

抗戰(zhàn)中艱難求學

吳鐸的少年時代一直籠罩著硝煙戰(zhàn)火的陰影,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,吳鐸因家境貧寒被送至重慶市璧山兒童教養(yǎng)院(現(xiàn)被當?shù)厝藨蚍Q為“難童學校”,,免費提供兒童的讀書和吃住)讀小學,,時常食不果腹,、恐患瘧疾,亦因山路難行,,身無分文難以回家,。但正是在惡劣的起居條件和閉塞的學習環(huán)境中,吳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若干啟蒙,,意識到舊社會,、舊制度的殘酷性,萌生出對山外的知識與世界的向往,。

自1946年起,,吳鐸進入重慶第一中學接受初、高中教育,。時逢解放戰(zhàn)爭,,吳鐸一邊如海綿般渴求地吸納著所有他能接觸到的知識和信息,一邊因親歷身邊高年級學生在斗爭中犧牲,、群眾游行等時間,,對于革命事業(yè)和奮斗精神愈加珍惜,對家國命運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,。

在華東師大的學習,、教學和研究

在華東師大接受眾大師指導

1952年,暨新中國實施高考制度的創(chuàng)始年,吳鐸參加高考并被錄取到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修科,。在華東師大學習的時間里,,他接受了哲學家馮契、經濟學家陳彪如,、教育家劉佛年,、歷史學家陳旭麓、黨史專家劉惠吾,、教育家曹孚,、心理學家謝循初、哲學家周抗等大師的教育,。

圖片
 

吳鐸教授青年時期

創(chuàng)建中學德育教學法

畢業(yè)后,,吳鐸留任華東師范大學,擔任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法學科的教學,,政治教育科是新建立的課程,,課程大綱、教材,、參考資料幾近空白,。初出茅廬的吳鐸沒有任何教研經驗,在積累教學經驗和大量的閱讀學習之后,,與眾多學仁一道較為完整地創(chuàng)建了中學德育教學法課程,。

致力于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

改革開放后,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,,馮契先生兼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,,吳鐸做他的助手,擔任常務副系主任,,協(xié)助他處理系里的日常事務,,在工作中學了生動活潑的哲學踐行課。在1979年,,在鄧小平同志號召全國思想理論界:“政治學,、法學、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,,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,,現(xiàn)在需要趕快補課。”吳鐸和七七級的十幾位大學生亦跟緊隊伍,,組建起社會學研究小組,,致力于社會學學科的恢復與重建工作,并參與了上海市和全國社會學恢復和重建的組織領導工作,,為我校社會學專業(yè)的奠基,、上海和全國社會學的發(fā)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,。

退而不休,持續(xù)耕耘

他退休后繼續(xù)為華東師大社會學的建設盡心盡力,。從華東師大原華夏學院設置社會學本科專業(yè),,從社會學專業(yè)發(fā)展為社會學系,再到建立社會發(fā)展學院和社會工作系,,他熱心地為方案制定,、人才引進出謀劃策。

圖片
 

退休后依然積極為學校發(fā)展出謀劃策

1996年,,國家教委決定成立“小學思想品德課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編寫領導小組”,,并決定“由華東師范大學政法系教授吳鐸同志任組長”,主持編寫該學科全國統(tǒng)編教材,。從1996年至2000年,,他基本完成該學科全國統(tǒng)編教材的編撰任務,所編教材在全國范圍中小學使用,。2000年全國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開始后,,吳老又受邀擔任中學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課標制定工作顧問。

在擔任華東師范大學老教授協(xié)會第一任會長期間,,組織并擔任主編編撰了《師魂——華東師范大學老一輩名師》《文脈—華東師范大學學科建設回眸》,,之后繼續(xù)編撰了《溪萍百年——常溪萍百年誕辰紀念文集》《傳承——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業(yè)建設回眸》等。

在社會公益服務方面,,他參與浦東新區(qū)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,組建浦東新區(qū)社會工作者協(xié)會并擔任首屆會長,。他建立全國首家民間社會服務組織——樂群社工服務社并擔任董事長,,參與主持制定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(yè)標準,被中國社工協(xié)會授予“2010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”榮譽稱號,,獲得中國社工協(xié)會成立20周年“特殊貢獻獎”,。2019年被授予上海市教衛(wèi)工作黨委系統(tǒng)優(yōu)秀共產黨員,2020年被授予上海市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,。在退休后,,吳鐸教授仍堅持研究工作,并出版和發(fā)表了一批論著,。

來源:華東師大人文社科微信公眾號

來源:華東師范大學老齡委辦公室微信公眾號

流程編輯:U022

如遇作品內容,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相關文章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。版權侵權聯(lián)系電話:010-85202353